金年会体育为什么说“食在餐饮广州”?作家盛慧揭秘“舌尖上的岭南”
近日,人民文学出版社、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美食散文《粤菜记》亮相2023南国书香节。本书作者、著名作家盛慧,顺德区厨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福坚,潮菜名厨林大弟,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等做客书香节现场,与读者分享美食、文化、阅读等相关话题。
《粤菜记》是一部纪录片式的粤菜全景散文。用二十万字、三百种菜式、数十位名厨、十张美图,描绘粤菜经典,追寻粤人文化。写佳肴美食,也写世相人心;写粤菜行业发展变迁,更包含烟火温情与人间冷暖。该书出版前即入选广东省作协项目金年会体育。
活动现场,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王秋玲评价《粤菜记》“感情真挚,具有浓厚地域特色”。“人文社对这一类作品非常看重。希望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,都能找到文学的美感和情感的归属。”
在对谈环节,四位嘉宾分别分享了阅读《粤菜记》的感受以及各自对粤菜文化的理解。王福坚、林大弟分享了粤菜中的经典菜品与烹调技艺;梁凤莲则从文学、美学和民俗的角度分析了作家盛慧的写作特点与《粤菜记》的审美趣味。王福坚与林大弟两位大厨还特别携带了粤菜名菜卤鹅与炸牛奶,与现场读者共品美食。
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,深藏着广东人对世界、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。它不仅是广东的“金字招牌”,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构成,民间更是有“食在广州”的说法餐饮。《粤菜记》中介绍,广州人“会吃”的名声,最早能够追溯到明清时期。作为中国历代极负盛名的商业之都,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商人往来广州贸易,带来了不同的饮食文化,在粤地交融、演变、发展。时至今日,粤菜的烹饪技艺和菜品已经成为代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风物,也是联系粤港澳三地的重要情感纽带。
佛山作家盛慧深耕广东文坛近十年,是一位创作多面手。其散文集《外婆家》、长篇小说《风叩门环》等对故乡的回忆性书写,文字清丽隽永,带有浓厚的地域风格,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时代片段与历史记忆,也传递了作家的乡村、田园理想。
此次创作源于自称“吃货”的盛慧和粤菜的不解之缘。“写美食不光要看素材、查文献,最重要的是要亲自吃。”《粤菜记》中的三百余种菜式,盛慧在两年的创作过程中一一品尝,有些菜式甚至要反复吃上几遍。该书侧重从情感、内容、文学性和历史性等方面,对粤菜进行系统性、纪录片式的全方位表达。关注经典,也关注家常;关注大菜,也关注小吃。经典菜式的特色口味配以其独特的历史演变过程美食,加上对食物背后蕴含的生活温情的描绘,用细腻典雅、富有情感的笔触,写出了粤菜的性情和趣味。
民以食为天。近年来,以日常食物作为书写对象,表达个人生活情趣、人生感悟,满足大众审美需要的美食散文格外受到读者欢迎。人们从最初的只是为了吃饱,到如今为美食赋予更多深刻含义,美食散文的爆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读者的阅读兴趣。从美食入手,展现美和从容的饮食态度、雅致宽松的生活趣味,进而引发出关于生活的哲思与情怀。“四方食事,不过一碗人间烟火。”通过对饮食的描述,揭示与食物相关的人、事、物的情感,各年龄段的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时,都能找到文学的美感和情感的归属。